真正的炭疽病是在果實接近成熟期發生。病毒潛伏期長,最初發病癥狀為,果身某處出現淡黃色水漬,并有淺紅色類似劃痕的印跡,易被人忽略。
炭疽病的傳播與發生也與雨水密切相關,潮濕仍是誘發的病因,觀察預防應注意到這一點。具體防治是在棗果的前中期使預防性藥劑,在后期用藥上要選用針對性治療藥物,一般殺菌藥在發病嚴重時難以控制。
防止裂果
在果實生長前期由于土壤過分干旱,進入轉色期至成熟期后(近成熟期),若連續降水,使土壤水分急劇增加,根系快速吸收水分而使果實急劇增大,果實膨壓增加,導致表皮脹裂而出現裂果。
高溫高濕是裂果的外因;果實滲透壓分布不均,滲透壓高的地方易吸收水分而脹裂是內因。棗果在不同發育階段裂果敏感性不同。
從果實發育上講,果實進入成熟期后,細胞體積擴大到最大,生長停止,細胞壁變薄,有機物轉化成糖,滲透壓加大,水分含量增加,細胞間隙擴大,細胞之間粘接力下降。因此,在開始進入成熟期后最不抗裂果。
裂果的開裂點一般為果皮表面的果點及日灼、藥害、機械傷口、病蟲危害等使表皮早停止生長的部位。
冬棗白熟期至轉色期,樹下用高鉀肥灌根,葉片噴施高鉀肥(提高果實著色,提高糖分的轉化),連噴2~3次?商岣咧,增加甜度。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大荔冬棗栽培技術
下一篇:陜西大荔冬棗產品特點